秋天是咳嗽高发季节,入秋后,身边不少人又开始“咳咳不休”了。 秋咳类别应该如何区分?秋咳类别通常分为五种,可根据患病时间、咳痰类型、症状和自身体质来进行甄别。 1.温燥咳嗽:一般发生在初秋,由夏入秋,余热未消,燥热渐升,温燥之邪伤肺。多表现为咳嗽少痰或黄痰,咽干口苦或初起见发热、微恶风、鼻塞、咽痛等。多见热性体质者。 2.凉燥咳嗽:一般发生在晚秋入冬,阳气渐退,寒气愈盛,凉燥之邪伤肺。多表现为干咳或少痰色白,咽干鼻燥,口渴不甚,或恶寒怕风、鼻塞流涕等。多见于寒性体质者。 3.风燥咳嗽:秋季气温渐降,风燥之邪伤肺。多表现为干咳或少痰,鼻燥咽痒咽干,多为阵阵咳嗽、或温差大时或环境相关性咳嗽,常伴有喷嚏、流涕、恶风等。多见于过敏体质者。 4.燥痰咳嗽:多表现为痰白黏稠,或难咯出,或兼见面白无华、困倦乏力、纳少腹胀、咳嗽喘促等。多见于肺脾肾虚体质者。 5.阴虚燥咳:平素阴血不足或阴虚内热者,更易感受温燥之邪而咳嗽。多表现为干咳无痰或少痰,常伴眼目干涩、咽干口渴、饮不解渴、五心烦热、失眠盗汗等。多见于肝肾阴虚体质者。 防治秋咳首先要注意及早治疗,很多人觉得咳嗽是小病,扛一扛就过去了。其实,咳嗽发生的起始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很容易导致咳嗽迁延难愈,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此外,抗生素也要慎用。许多患者是感冒后导致慢性咳嗽,第一反应就是抗生素消炎。需要注意的是,感冒不一定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近些年病毒感冒也比较多见。滥用抗生素非但不能改善症状,反而会引起耐药。只有血象白细胞增高,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咳嗽也忌一药百治。有些人对既往某种有效药“情有独钟”。需要注意的是,引起咳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证型不对,无法达到止咳的疗效。例如人们喜欢的川贝止咳露和强力枇杷露,两者的性质均偏寒,不适合寒性咳嗽。 秋咳患者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可以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藕、燕窝、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少吃辛辣燥热之品。下面四道药膳可居家调理服用。 1.贝母冰糖汁:川贝母10克研末,冰糖20克同放碗内,加水150毫升,隔水炖煮20分钟即可。早晚各服1次,连服3~5天。适合咳嗽少痰或黄痰、咽干口苦温燥咳嗽患者。 2.杏仁橘皮茶:杏仁10枚打碎,橘皮10克,生姜3片,熬水代茶饮。早晚各服1次,连服3~5天。适合咽干、恶寒、怕风的凉燥咳嗽患者。 3.玄参麦冬粥:玄参、麦冬各30克,煎汤取汁备用,以粳米50克煮粥,熟后兑入药汁令沸,调蜂蜜食用,每日1次。适合痰少咽干的风燥咳嗽患者。 4.白萝卜陈皮汤:白萝卜250克,加适量水及陈皮3~5克,先将萝卜煮熟,放入少量葱白、生姜,再煮3~5分钟,萝卜和汤一起吃。此方适合咳嗽痰多、痰白而稀的患者。 如果出现阵咳、咳声高亢、口苦咽干、痰中带血等症状,那么这种咳嗽可能就属于木火刑金型的咳嗽。 这种咳嗽多发在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身上,如果是咳嗽太剧烈,还可能出现大咯血,甚至危及生命。除了及时治疗,平时还可以用杏菊饮调理: 杏仁宣肺降逆止咳、润肠通便;菊花清肝明目;冰糖润肺止咳、补中益气、养胃。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长期饮用可能伤胃,而冰糖可补中益气养胃,这样既可缓解咳嗽症状又不伤胃。 如果出现咳嗽痰多、色白质黏难咯、胸闷、咽中异物感等症状,那么这种咳嗽可能就属于郁痰犯肺型的咳嗽。 这种咳嗽多发在咽炎、过敏性咳嗽等患者身上。张主任治疗有郁痰的咳嗽,一般先化痰再止咳。 陈皮理气、和中、化痰;佛手疏肝行气;厚朴花宽中、和胃、燥湿、下气。这三味药配在一起能理气、和胃、疏肝、化痰、止咳。 如果出现咳嗽时间长(超过八周)、阵咳、夜间凌晨咳嗽、少痰、咽痒、胸闷等症状,那么这种咳嗽可能就属于风摇钟鸣型的咳嗽。 这种咳嗽有可能发展成致命的哮喘,一定要引起重视。推荐在家就可调理的祛风止咳方: 薄荷叶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是散外风常用的药;钩藤平肝熄风,是熄内风常用的药;乌梅味酸,入肝,能生津、敛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