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用文字重走漫漫人生路,却因能力所限无从下笔,不少老人陷入这样的两难境地。而动辄数万元的出书费用,更是让很多老人望而却步。
上了年纪以后,家住北京朝外街道芳草地社区的桑伯华老人就总想写点什么,把一生经历的事儿给记下来。她找了个小本子,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可文化水平有限,怎么都成不了一本书。“正发愁呢,刚好听街道说有个志愿者给老人撰写回忆录的项目,我就赶紧报名了。” 每周,爱行志愿者团队的队员都会来到桑伯华家里,跟老人聊上一段。临走前,还会给她“布置作业”,让她提前准备下次要聊的内容。桑老翻出不少老照片,往事历历在目。 桑老最想在回忆录里记下的,就是解放前那段“换了人间”的经历。那时候,一家人住在前门城墙底下的席棚子里,亲眼目睹解放军进城。“我们七口人抱在一起,等着枪炮过来。原想着炮一响,我们就都完了。结果左等右等,没等来炮,等来了解放军拿着喇叭喊,‘咱们北京解放啦’!”一段段回忆、一个个故事,被志愿者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下来。从口述到成稿,再到审校印刷,志愿者们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帮桑老达成了心愿。捧着这本一百多页的回忆录,老人百感交集。“我把书一本一本分给儿孙,我得让他们知道过去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 历史在帮助桑伯华撰写回忆录的四位志愿者中,刘昕是最年长的。如今,72 岁的她已是白发苍苍,却依然对这项不图名也不图利的“苦差事”充满热情。刘昕是一名党校退休教师。有一天,她在社区图书馆的电梯里看到“为老年人撰写回忆录”的项目正在招募志愿者,便主动报了名。“历史不会留下这些普通人的名字,但他们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回忆录。” 虽说文字功底深厚,但刘昕还是遇到不少挑战。“比如,北大化学系毕业的廉宇声老人在谈自己的工作时,提到的很多专业术语我都没听过。”刘昕没有退缩,她上网查资料,又找来科普书籍,“连我小时候看的《十万个为什么》里的化学分册都给翻出来了。”在访谈中,飞行员出身的贺继尧老人给刘昕讲述了自己的遇险经历。“老人连比划带说地给我介绍按这个按钮、那个按钮,可我听不明白。”刘昕索性从网上找来一张驾驶室仪表盘的图,让老人对着跟她讲。 这些年来,刘昕先后为六位老人撰写回忆录,每本书少则数万字,多则十余万字。“给老人写回忆录,我哭了不止一次,很多时候都是一边哭一边写,他们的故事一次次感动着我,我的收获大于付出。” 什么样的志愿者能为老年人撰写回忆录?在爱行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于辉看来,良好的沟通能力、扎实的文字功底、过硬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充足的个人时间都至关重要,耐心与责任心更是必不可少。“去养老院服务,可能陪老人聊一次天就行。但帮老人撰写回忆录,至少要陪伴老人一年半载,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于辉提到,志愿者团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3到5人组成,通常由老中青搭配,共同服务一位老人。大家分工协作,接力完成访谈、录入、整理、校对等一系列流程。在各方的支持下,于辉带领团队一直把项目做到了2019年。后来,项目因为经费申请出现问题被迫中断。 在调研中,记者也咨询了不少出版单位,了解到老人如果自费出书,动辄就要上万元,甚至数万元,这对很多老人来说不是小数目。高昂的出版费用,也让老读者于绍纲望而却步。他呼吁,建立服务老年写作、发表和出版的“老字号”园地,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财力投入,并设立“老年人出版基金”,各类基层社会组织也可以为老年写作提供辅导和帮助。(老年文摘28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