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方言中,对父亲的称呼可谓五花八门。有“老爷子”“爷老倌”“阿大”“阿翁”“阿父”“阿玛”“老子”“相”“官”等,有些方言甚至称父亲为“伯”“哥”“叔”。据清人梁章钜《称谓录》等书记载,自古以来对父亲的称谓不下七八十种,有学者把它整理成6类:“父”类、“爷”类、“爹”类、“爸”类、“大”类、“伯”类。在这6类称谓中,又以“父”“爷”“爹”“爸”为主流。 “父”类称谓出现最早,甲骨文中已有“父”字。在商周时期,“父”就已用来称谓父辈,并已进入民间口语。 《诗经》中,“父”字共出现52次,其中代表“父亲”的就有36次。如《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在先秦及两汉,人们常称呼父亲为“父”“公”“翁”。至于“父”与“亲”组成复合词,是魏晋以后才出现,但出现后很长时间都没什么人使用。 东汉以后,“爷”类称呼兴起,并在南北朝时期取代了“父”类称谓。 “爷”字大约出现在三国时期,繁体字是“爺”,最初写作“耶”。《亲属记》说:“古人呼父为耶,只用耶字,不用爷字。”至唐代,呼“父”为“耶”或“爷”仍流行一时。奇怪的是,兴起于汉魏、盛行于南北朝及隋唐的“爷”类称呼,至宋代开始被“爹”类取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至现在仅存于北方方言中。北方人称父亲为“老爷子”,称父子为“爷俩”,就是古代称呼的遗留。 “爹”字最早见于三国魏张揖的《广雅·释亲》,该书释“爹”为“父”。《广韵》注云:“爹,北方人呼父。”可见此称呼最早从北方开始,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宋代,已普及到大江南北。宋人庄绰《鸡肋篇》说:“今人呼父为爹,母为妈,兄为哥,举世皆然,问其义则无说。”为何呼“父”为“爹”,当时谁也说不清。一直至元、明、清乃至近现代,“爹”类称呼仍绵延不绝,如果不是“爸”类称谓的崛起,此类称呼大有“一统江湖”之势。 很多人以为,“爸”是“后辈”,“爹”是前辈。其实不然。“爸”与“爹”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三国时期的《广雅·释亲》,也释“爸”为“父”。 且“爸”与“父”,有着更密切的关系。据钱大昕、章炳麟等学者考证,上古时期没有唇齿音声母f,“父”字的声母在上古时期应是b,读ba,至中古才读为fu。读音转变后,人们就造出一个“从父巴声”的形声字“爸”,用于称呼父亲。不过,虽然三国时期已有“爸”字,民间也有人呼“父”为“爸”,但这个古老的称谓只有少数地方使用,在书面用语也极少出现。 直到清代,情况才有所改观。清代小说《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等开始使用“爸爸”这一称谓,但仍未能成为主流。“爸”类称谓的真正崛起,是在上世纪初的“国语”运动以后。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爸爸”称呼父亲。到如今,“爸”类称谓的流行程度已超越所有其他类型的称谓。 (《老年文摘》279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