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改变了什么 |
文章来源: 老年文摘 发布时间:2020-12-09 浏览:998 次 |
8年来,八项规定深刻改变着中国,其影响将长远持续。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八项规定深刻改变中国》一书是由新华社北京分社原社长梁相斌,武汉大学青年学者祝捷共同撰写的通俗理论读物,是目前唯一一本向海内外读者解读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影响的多语种精品读物。在八项规定出台八周年之际,特摘编该书“八项规定改变了什么”章节—— 八项规定改变了官员生态:曾几何时,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的“公仆”味道淡了,“官气”重了!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的环境,也被冠之以“官场”的名号。各种过去只出现在《官场现形记》中的权斗伎俩,也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中。在官场习气的浸染下,干部队伍受到了污染。结党营私、封妻荫子、官商勾结、党同伐异那一套,也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中。整顿贪腐,改进党的作风,是八项规定的直接目的。八项规定的各项具体内容都是直接指向这种恶质的“官场生态”,指向干部队伍中形形色色的“官场习气”。高居政治局常委的高官落马,省部级高官接连被查,纪律和法律的威胁力不仅体现在干部队伍中,而且也让人民群众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多高级别的干部,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将受到法纪的严惩。经过贯彻执行八项规定的洗礼,干部队伍中着重于事业发展、着重于群众需要的人多了,琢磨国家和地方长远利益和发展方向的人也多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被遏制了。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一些党员干部的“官气”收敛了,干部队伍的生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八项规定改变了官民关系:部分党员干部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却用于谋取私利,而没有将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一些党员干部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及亲友谋取私利,将“权力变现”。很多党员干部将自己视为封建时期的官老爷,在群众面前摆架子。一些官员索取无度,将自己手中的权力运用到极致。错位的官民关系,增加了对于权力的崇拜,也模糊了权力的公私界限。“千里当官之为钱”,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真实心态,甚至已经被部分人民群众认为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作风建设, 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八项规定为扭转这种错位的官民关系做出了努力。 八项规定改变了民风民俗: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了起来,“勤俭”这个支撑了中国几千年的词,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淡出,“艰苦朴素”在某些场合,甚至成为取笑的对象和戏谑的语言,错位的消费观念,导致浪费习气、奢靡之风盛行。这股风吹进了党政机关,“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铺张”“会所中的歪风”等等,大多数与这股习气有关。党政机关的行为又带动了社会风气,浪费风、奢侈风、拜金风在中华大地吹开。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浪费现象受到了遏制,用公款和公权讲吃喝、讲排场的现象受到了遏制,逢年过节送礼发钱的少了,节日的家庭气氛、朋友气氛浓了,各种不正常的、变了味的待客之道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方、朴素、得体的礼仪。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由于减少了金钱往来,更加单纯了,家庭内的关系,由于减少了不必要的客套,更加亲近了。(《老年文摘》第2536期) |
【顶部】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