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鸡、老母鸡、小公鸡哪个更滋补?这样吃,补益全身! |
文章来源: 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发布时间:2020-07-29 浏览:1336 次 |
每当说到要补补身子的时候,很多家庭都会煲上一锅鸡汤,但鸡的品类繁多,三黄鸡、童子鸡、老母鸡……论滋补,哪种是首选?一起来看看。 乌骨鸡、老母鸡、小公鸡 究竟哪种鸡更好? 乌骨鸡、老母鸡、小公鸡,这三者可以说是民间推崇的相对更为滋补的鸡了,但要论其哪个更好,其实也有讲究! 从中医角度看,老母鸡偏重于补血,小公鸡偏重于补阳。两者补益力量都很好,但吃老母鸡一般选择鸡龄不超过三年的,而小公鸡选择那种还不会打鸣的或刚刚会打鸣的。 用乌骨鸡治病,是我国独有的方法,它能补五行之气,素有“中国花旗参”之美誉。 而明代的医书《寿世保元》和《普济方》中均收载有乌鸡,界定其功效为:补肝肾、益气血、调月经、退虚热,可用于虚损羸弱、营养不良之人,慢性疾病及病后气血不足、体质虚弱、骨蒸劳热、消渴、遗精、脾虚久泻、久痢、女子崩漏、带下等虚证补益。 另外,现代营养学也证实了乌鸡在很多方面更占优势: ①乌鸡的生长期远比白羽鸡等速成品种要长,因而乌鸡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含量就高一些,这两种物质会增加鸡肉的韧性,因此乌鸡肉更劲道。 ②每100克乌鸡的蛋白质、钾、铁、镁等营养素都要高于普通白羽鸡,而且胆固醇和脂肪含量更少。 这样一来,不管是减肥人群,还是“三高”患者,乌鸡作为膳食选择都有一定优势。 乌骨鸡品类繁多 哪种更有优势? 仔细观察,其实乌骨鸡有白毛乌骨、黑毛乌骨、斑毛乌骨、骨肉全乌等之分,并非一模一样。 《本草纲目》李时珍曾记载:“乌骨鸡,有白毛乌骨者,黑毛乌骨者、斑毛乌骨者,有骨肉皆乌者、肉白乌骨者,但观鸡舌黑者,则骨肉俱乌、入药更良。” 乌鸡其实常被称为“乌鸡白凤”,其羽毛为白色,骨头和肉呈黑色。一般的鸡没有补肾功效,而乌鸡有很好的入肾滋阴补肾的功效。 乌鸡的花式吃法 健脾补肾润肺,补益全身 乌鸡的食用方法较多,可通过煮、炖、煨、烧、炒等法入食。民间大多用熬汤或炖食,与普通鸡的烹调方法基本一致。而搭配上不同的东西,功效也略有差异。 1、四黑补肾粥 配料:乌鸡500克,黑芝麻100克,栗子100克,黑米50克。 做法:先炖乌鸡半小时后,下入黑芝麻、栗子、黑米炖熟。一个月吃一次就行。 黑芝麻补肾、益气养血;栗子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黑米益气补血、暖胃健脾、滋补肝肾,搭配上乌鸡熬汤,很适合脾肾阳虚患者吃。 2、滋阴润肺——沙参玉竹乌鸡汤 配料:沙参30-50克,玉竹30-50克,乌鸡1只,陈皮、姜片适量。 做法: ①乌鸡切块,放在锅中焯水捞出备用。随后在煲汤的锅中倒入热水,把焯水后的鸡肉放入其中。 ②取30-50g的沙参、玉竹,少量陈皮和其他剩下的材料,也倒入其中,通过火候来控制时间,一般大火烧开一个半小时为宜。 沙参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肺热咳嗽;而玉竹中含有大量的粘液质,可以滋阴润燥,生津止渴;陈皮健脾养胃。此汤很适合常感口干咽燥,晚上睡觉有潮热出汗、睡不好现象的人食用。 3、健脾补肾——乌鸡膏 药材:乌鸡、枸杞子、桑葚、龙眼肉、黑芝麻、山药、甘草、菊花、蒲公英。 乌鸡滋阴、补气血,枸杞子、桑葚、桂圆、黑芝麻,这几味药有滋阴养血填精的作用;山药和甘草补中益气,能增强脾胃功能;菊花清肝明目,蒲公英清热解毒,防上火。 乌鸡膏适宜人群: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慌心跳、睡眠不好、月经不调的人。 除了吃鸡肉 这个“宝贝”可别丢 除了可以用鸡肉进补,鸡身上还有一宝能入药,能化脾胃之积,平稳降血糖;还能化脏腑之积,甚至让小的结石、息肉神秘消失,却被很多人直接丢弃了。 这味药就是鸡内金,它就是鸡胗里那层黄色薄膜。古人把鸡内金比作鸡身体里的黄金,可见其药用价值之高。 专家推荐过几个鸡内金的日常用法,有相同症状的不妨试试: 1、化脾胃之积——鸡内金饼 有脾胃虚弱、血糖不稳等问题的人日常可以吃这款鸡内金饼。 鸡内金饼 药材: 鸡内金——化瘀、化食积; 干姜——温胃、健脾、散寒; 大枣——健脾、养血; 白术——健脾养胃、治疗腹胀腹泻。 做法: ①大枣煮熟,去皮去核做成枣泥; ②适量的白术、干姜、鸡内金打成粉,加入一点面粉,与枣泥混合; ③和好的面团压成一个个小饼; ④上锅蒸熟即可食用。 脾胃湿寒、食欲不振、食积不化的人可以适当吃一周左右,每天吃一个,症状好转后停用。此饼只是食疗方,如果脾胃症状严重,还是应该到医院治疗。 2、化脏腑之积——鸡胵茅根汤 身体若有小的结石,如肝胆肾结石,亦或是脾虚气滞导致的甲状腺结节、胃肠息肉、乳腺增生等,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喝下面这款汤。 鸡胵茅根汤 药材:15克鸡内金、生白术15克、鲜茅根60克。 做法:将茅根煎汤约500毫升,先用300毫升加生姜5片、鸡内金,熬至锅中只有100毫升水时,再添加剩下的200毫升茅根汤。煮开后搅拌七八次倒出,放置澄清取清汤服用。 乌鸡虽是补益佳品,但多食能生痰助火,生热动风,故体肥及邪气内盛和严重皮肤疾病患者宜少食或忌食;严重外感疾患,如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时也不宜食用;还要注意,鸡汤中的脂肪和嘌呤等物质较多,因此尿酸高的人群一定要少喝或不喝。 |
【顶部】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