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热线 : 0558-2265789

当前位置 : 详细内容

六亿人月入千元,保民生稳就业为当下之要
文章来源: 老年文摘  发布时间:2020-06-04  浏览:826

微信图片_20200604113406.jpg

  “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是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李克强总理5月28日在记者会上的这番话令人感到震撼,随即成为网上热议话题。之所以震撼,或许一方面由于我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GDP增速长期稳定在6%以上,与此形成一定感觉落差;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互联网深度嵌入社会塑造了人们的现代化想象,一时无法接受这一现实。


  前不久,有数据显示我国总资产已超过1300万亿元。家底虽不薄,但14亿人口的基数,让我们的民生保障依然不易。整个社会都远没有到可以纵情享乐的时候,仍需保持节俭的优良作风。当我们为城市的繁华而欢欣鼓舞时,别忘了还有大量的农村仍处于欠发达的状态;当有人出国旅游一掷千金时,也不能忘了还有那么多人生活在低收入的边缘。


  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人,这也意味着还有5亿人没有接入互联网。尚不知总理所说的6亿人和这5亿人有多少重合,但这两个数据都展现了中国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复杂性,也正表明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需要继续以务实促发展,使这6亿人富裕起来。


  在本次世界性疫情面前,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存在阻力。国际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为负3%甚至更低,要化危为机实现发展,还需要抓住政府工作报告中“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的牛鼻子(“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如总理在记者会所言:“发展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如果统算一下,实现了‘六保’的任务,特别是前‘三保’,我们就会实现今年中国经济正增长,而且要力争有一定的幅度,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前行。”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认为,如果今年中国GDP实现2%-3%的增长,则可以期待明年实现8%的反弹。要实现上述的正增长,离不开总理特别提出的前“三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在“六稳”“六保”中出现2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39次,抓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无疑是在后疫情时期应对疫情冲击的关键。


  从政府工作报告和总理记者会可以看出,前“三保”之间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例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总理在记者会上提出:我们推出的规模性政策叫作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它注重的是稳就业、保民生。由此可以看出三者的关系,保住了市场主体能带来就业机会,而就业得到保障也就能直接保障民生。


  因此,能否确保将减税降费等优惠力度落到实处,能否确保政策资金不被截留挪用,可谓事关大局。概言之,把该花的钱花到该花的地方,是使那6亿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的民众得以通过就业改善自身生活的关键——“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民生不易,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对于低收入者而言,承受不起一场大病的折腾,难以支付大笔教育经费,难以扛住疫情带来的失业。这组数据展现出我国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复杂性,也表明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需要继续以务实促发展,让6亿人尽快富裕起来。把钱花到该花的地方,是使这“6亿名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的民众,得以通过就业改善自身生活的关键。(《老年文摘》第2483期)

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