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热线 : 0558-2265789

当前位置 : 详细内容

观察|老年护理,多些“共情”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2-28  浏览:987

  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养老院有150多张床位,开业不到一年就住满了。这家机构的院长是1989年出生的刘曼,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入行已近10年。她在上海好几家养老机构工作过,从实习生、护理员、护理主管慢慢成长为机构负责人。刘曼曾是业务出色的年轻护理员,但她现在很难雇佣到理想的年轻员工。

  面对“机体老化”的真相

1558057656107889.jpg


  “你知道‘老人味’吗?很多年轻人,光是这一关就过不了。”刘曼做一线护理员时,对此没有太多不适,但同学里有人因为受不了“老人味”而从公办福利院辞职。

  人老了,很多事情不受自己控制。“老人味”并不单纯是卫生问题,它更多与老年疾病有关,“比如患有肠胃疾病的老年人,更容易被‘老人味’困扰。”刘曼说,“养老机构如果把消毒、通风做到位,气味可以得到疏散,但护理员要近距离接触老年人,很难完全避开。”

  而这只是开始护理动作的前奏。照料一个人的身体,喂饭、鼻饲、擦身、更衣、帮助排便,需要面对层层叠叠的关于“机体老化”的真相。在这方面,拥有一定年龄和更多人生经验的人往往适应得更好。

  刘曼团队现有30名一线护理员,平均年龄约47岁。偶尔有年轻人来实习,她会安排他们在一线护理和行政管理等不同部门间轮岗,“如果只让他们做一线护理,半年都留不住。”对院长们来说,如何留住和用好那些懂专业但心气高的年轻人,始终是个难题。

  “尊严”、”愉悦“意味着工作量

1558057716612772.jpg

  龙吴路养老院是徐家汇街道的公办民营机构,由连锁养老品牌“佰仁堂”运营。佰仁堂成立于2014年,如今在长三角区域运营管理60多家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服务中等收入的失能老人和认知症老人。总经理杨嵘介绍,旗下机构的收费水平通常在城市平均退休工资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托底类人群有政府在做,高端客户有高端机构在做,我们做中端的人群。”

  类似定位是不少社会化养老服务企业的选择。“高于托底人群、低于高端客户”的“中端需求”老年群体正变得庞大,而面向他们的养老服务相对匮乏。佰仁堂在上海的十多家机构大多床位紧俏,并且新建机构“满床”速度总是很快。

  相应地,老年人对机构服务的要求也“高于托底”。刘曼奉行的照护理念有一条是这样的——“能站着不要坐着,能坐着不要躺着”。她希望老人尽可能走下床铺、走出房间,“多动动肯定比老躺着好,不管是对身体还是对心情,这是常识。”

  为了这点“常识”,护理员向她抱怨:你知道卧床老人起身一次多麻烦?一日三餐加下午茶,每天起来四趟那是什么工作量?这是养老院日常工作的众多小纠结之一,“尊严” 、 “愉悦”不只是漂亮词汇,它们会实实在在地化作护理员的工作量。

  耐心和共情能力都要消耗能量

1558057772887143.jpg

  记者采访刘曼的时候,有个老人过来“告状”。老人对刘曼说:“有的老人在那胡说八道,你们要管管。”

  一个在养老院工作的年轻人,要习惯被求助,也要习惯被教育。老年人和家属维权意识强烈,火气上来了也许就会投诉到“12345”市民热线。刘曼平常言谈举止总是很耐心。她说,服务老年群体,需要更多耐心、更多共情能力,但这些能力是要消耗能量的。 

(摘自《文汇报》  钱蓓 文)

顶部】 【关闭